葫蘆烙畫歷史


  葫蘆,諧音“福祿”。古人認為它是吉祥物,可以驅災辟邪、祈求幸福。葫蘆製作工藝品從明朝起即有文字記載。至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達到很高的藝術水準,成為供皇家賞玩的御用珍品。當時採取的“火燴工藝”將葫蘆的木質材料與中國傳統的燙畫技法相結合,運用國畫的白描、工筆、寫意等手法,在葫蘆光滑堅硬的木質表皮上,創作出人物、山水、花鳥、走獸等作品,畫面呈現出焦、黑、褐、黃、白等多種層次和國畫渲染的效果,表現力非常豐富。烙畫藝術使葫蘆登上了藝術殿堂,並總結歸納出“以輔飾烘托主紋”、“以退暈表現關係”、“以陪襯表現主題”的手法,並成功地處理了“葫蘆皮色美與烙畫藝術涵量”、“二度(空間)與三度(空間)”、“民間與文雅”及“借鑒與入化”等顯現烙畫與葫蘆特旨的關係,形象細膩傳神,線條流暢舒美,佈局工巧,突出了“精”、“細”、“美”的特色,成為一種集拙樸自然和高雅精美為一體的民間藝術珍品,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更是饋贈親朋好友之上等佳品。


彩繪大葫蘆(牡丹)D02  
葫蘆的來歷


  葫蘆是中華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人們常挂在門口用來避邪、招寶。上至百歲老翁,狹孩童,見之無不喜愛。就連電視劇中也要賦于葫蘆以多能和神話的功效。緣由之一也不乏因其有著古老的淵源。葫蘆的枝“蔓”與萬諧音,每個成熟的葫蘆裏葫蘆籽眾多,漢族就聯想到“子孫萬代,繁茂吉祥”;葫蘆諧音“護祿”“福祿”,加之其本身形態各異,造型優美,無須人工雕琢就會給人以喜氣祥和的美感,古人認為它可以驅災辟邪,祈求幸福,使子孫人丁興旺。亞腰葫蘆在外型上看是由兩個球體組成,象徵著和諧美滿,寓意著夫妻互敬互愛。如果夫妻緣薄,可以擺放一隻在床頭,加強夫妻情分,增加夫妻感情。葫蘆還用作除病之用,只須挂在病者的床尾或擺放在病者的睡側。就可以吸取病人身上的病氣,使其快速的好起來。如果是健康人,則可以吸取人身上的晦氣,提升運勢。葫蘆挂在大門外,則有保屋內人平安的作用。因此,千百年來,葫蘆作為一種吉祥物和觀賞品,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和珍藏。
  葫蘆不但在古代人民的物質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而且與文學、藝術、宗教、民俗、神話傳說乃至政治等關係也十分密切,圍繞葫蘆所形成的種種意識形態,無疑是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博大精深,葫蘆文化經歷數千年的歷史積澱,以其獨特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現代文化中仍佔有重要的地位。
  總之,葫蘆已成為觀賞、收藏、實用的上好佳品,是中華吉祥文化的代表像徵。葫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我國考古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發現了7000年前的葫蘆及種子,是目前世界上關於葫蘆的最早發現。葫蘆在我國古代有許多記載,同時關於其名稱也有多種叫法,“瓠”、“匏”、“壺”、“甘瓠”、“壺盧”、“蒲盧”均指葫蘆。“壺”、“盧”本為兩種盛酒盛飯的器皿,因葫蘆的形狀和用途都與之相似,所以人們便將“壺”、“盧”合成為一詞,作為這種植物的名稱。而“葫蘆”則是俗寫,並不符合原意。不過後來人們約定俗成地寫作“葫蘆”,一直延續到現在。葫蘆文化研究者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鐘敬文認為,葫蘆文化是中華民俗文化中具有一定意義的組成部分。中國的好些民族都有起源於葫蘆的神話,葫蘆被當作祖先的來源看待。從文獻上看,我國古代民間就有以葫蘆等為多子象徵的信仰。後來道教興起,葫蘆被納入其宗教體系,增加了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佛教的傳入和流佈,也給葫蘆增添了新的花葉。現在民間傳承的故市,葫蘆成為一種“靈物”。例如廣泛流傳的“寶葫蘆”故事就說故事的主人翁擁有了寶葫蘆,想要什麼就可以有什麼。這表現了過去貧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那使他們慾望得到滿足的手段就是得到寶葫蘆。所以說,葫蘆是中華文化中有豐富內涵的果實,它是一種人文瓜果,而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瓜果!
 


傳統文化中葫蘆的意義

  葫蘆,很多民族世代相傳人類起源於葫蘆並作為民族的圖騰頂禮膜拜,是吉祥、福祿、多子多福的象徵,驅妖除魔的寶物。
  由於“葫”與“福”字諧音,民間常以其象徵吉祥;葫蘆的“蔓”與“萬”諧音,每個成熟的葫蘆裏葫蘆籽眾多,人們就聯想到“子孫萬代”,繁茂吉祥“葫蘆”諧音“護祿”“福祿”。
  同時,葫蘆為八仙之一鐵拐李所持寶物,有“葫蘆中豈只存五福”之讚,還能煉丹藥救濟眾生。
  而現代物理測試證明寶葫蘆形狀的器皿能遮罩各種波和輻射的干擾。
挑選新葫蘆的7大注意

  一、葫蘆要幹透、型好、芯正。
  二、葫蘆上手要有墜手的感覺,葫蘆越重密度越高,所以葫蘆的生長期要長。
  三、葫蘆上手撮一下應當有圓潤光滑的手感。
  四、裏子要糠,有厚度,跟海綿墊似的有彈性,行話:瓷皮糠裏。
  五、葫蘆的皮色應當乾淨,必須沒有一點瑕疵,要像水一樣乾淨,行話:一汪水。
  六、皮色慘白的葫蘆千萬不能要,因為葫蘆肯定用藥水浸泡過。
  七、拿起葫蘆用鼻子問一下裏子和外皮的味道,沒有動過手腳的葫蘆應該發出濃郁自然的葫蘆香味。如葫



好葫蘆的品質

  成熟的葫蘆去皮風乾後呈淡黃色,托在掌中有果實沉甸感,稍用力搖動有清脆的葫蘆籽撞擊葫蘆內壁發出的清脆“嘩嘩”聲,屬上佳葫蘆。隨著時間的流逝顏色逐漸成暗黃色,長時間日照顏色會逐漸成褐紫色,在加上收藏者長期用手賞玩,葫蘆表面會有一層自然包漿,更顯晶瑩光潔。
  品質優良的葫蘆不僅外觀重要,更重要的是葫蘆壁的厚度,壁厚為葫蘆生長過程中養料供給充足,未受病蟲害侵擾,且生長週期長,葫蘆品種純正。宜雕宜烙,在藝術家手中雕琢起來得心應手,手隨心願,且保存時間長。製成工藝品可收藏盤玩數百年不朽不腐。
  葫蘆,很多民族世代相傳人類起源於葫蘆並作為民族的圖騰頂禮膜拜,是吉祥、福祿、多子多福的象徵,驅妖除魔的寶物。由於“葫”與“福”字諧音,民間常以其象徵吉祥;葫蘆的“蔓”與“萬”諧音,每個成熟的葫蘆裏葫蘆籽眾多,人們就聯想到“子孫萬代”,繁茂吉祥“葫蘆”諧音“護祿”“福祿”。同時,葫蘆為八仙之一鐵拐李所持寶物,有“葫蘆中豈只存五福”之讚,還能煉丹藥救濟眾生!
葫蘆的作舊與鑒別

  葫蘆本身經過長期的把玩以後,本身的色澤會逐漸由黃變紅、由紅轉紫,光亮潤澤。這種顏色葫蘆的價值必然遠遠高於一般葫蘆。因此有的商家為了逐利的需要,作舊現象隨之而生。以下介紹幾種葫蘆作舊的方法。
  一、日照涂油法:將葫蘆置於陽光之下,均勻地暴曬一段時間以後,在用質地細密的布料蘸上乾淨的核桃油均勻涂于葫蘆的表面。如此上面的兩個過程交替進行,就可以極大地加快葫蘆變色的過程,不過要想達到那種古色古香的境界還是需要經過1到2年左右的時間方可。
  二、沸水煮色法:將葫蘆放到濃紅茶水、中藥兒茶水或者紅木末水之中煮或高溫浸泡一段時間以後使色彩浸入葫蘆的表皮之內。
  三、高溫油炸法:將葫蘆完全浸入高溫的食用油之中,經過一段時間後葫蘆就會變顏色,顯得古色古香了。
  不過如何作舊我們依然有辦法將其與真正自然變色的葫蘆給區分開來。下面是一些簡易的鑒別方法:從顏色上看人工作舊的葫蘆可能在色度上酷似自然變色的葫蘆,但卻沒有內斂的光暈,表面的那層浮光皮生硬無比,很容易鑒別。其次看葫蘆的內壁,自然變色的葫蘆顯得比較陳舊,特別是蟲具,葫蘆的內壁一般會是灰黑色,並經常有蟲蛀的痕跡。而人工作舊的葫蘆則不然,其內壁的顏色多與外壁的色澤相同,並有侵染之相。最後,從葫蘆各部位的著色程度來看,自然變色的葫蘆各部位色澤不完全一致,一般是把玩、觸摸越多的地方色澤越深,反之則越淺。以范制葫蘆為例其陽文凸起的部位由於經常受到摩擦後色澤較其他部位深的多。而人工著色的葫蘆在這方面則截然相反;盤玩摩擦越多的地方會掉色而變淺,反到是凹陷之處色澤更深。
葫蘆的藥用

  葫蘆除了能盛藥,本身也可為藥。葫蘆味甘,性平滑無毒,其蔓、須、葉、花、子、殼均可入藥,醫治多種疾病。據古代醫書記載,葫蘆花味甘、性平、無毒,可做解毒之藥,對各種瘺瘡尤為有效。蔓、須藥性與花相同,可治麻瘡。葫蘆瓤及子,味苦、性寒、有毒,可治牙病、牙齦或腫或露、牙齒鬆動。又可治面目、四肢腫,小便不通,鼻塞,及一切癰疽惡瘡。尤以葫蘆殼的藥用價值最高,其味甘、性平、無毒,用於消熱解毒,潤肺利便。愈是陳年的葫蘆殼,療效愈高。



葫蘆代表的八大吉祥意義

  一、吉禮、吉市為吉器。
  “合巹(jǐn),夫婦之始也”。將一隻葫蘆剖作一對瓢,以線相連用以飲酒合婚,古代稱為“合巹”,象徵新婚夫妻連為一體。由自然物為吉器即吉祥物,正是早期居民的經驗與創造,葫蘆獲得了“文化”屬性,開始成為文化載體、文化事象。
  二、圍繞葫蘆的生長態勢、性能與實用,古人不斷將逐步發展的感知、希望、幻想加諸於它。如:
  1、適應性強、長勢好、果實纍纍圓潤飽滿,令人聯繫家族興旺,繁衍,美滿。
  2、既為食,又為器;作器皿既能容納、包藏,並且不拒固體、液體,又便於多種使用,攜帶,貯存;除因襲上古為吉器,象徵天生品質以及被重視、重用,又寓意順利、富裕、如意。
  3、由濟水,共濟,代表保平安、濟世救人;以利水與易燃成灰等可入藥,還可用以裝藥及作火器、兵器,進而代表醫藥,健康,長壽,甚至包括驅災難、避凶險。僅此,已足夠“五福”,不論是《尚書·洪范》所列“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命終”抑或通常所指福、祿、壽、喜、財。不僅如此,經《葫蘆棗》、《壺公》傳說,善待道人可由葫蘆帶給致富財源或得登入“壺中仙境”,“壺中仙境”在道家臆想中即至高無上的福地:無憂無慮、長生不老。因《八仙過海》傳說,葫蘆躋于“暗八仙”亦即“八寶”,獲“寶葫蘆”之譽,並“葫蘆中豈只存五福”之謂,包羅了“應有盡有”、“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由於葫蘆所具封閉、包藏等原生形狀與性能,誘發了人類的想像力及神秘感。
  三、福、祿、萬、生、升的諧音。福、祿與福祿因諧音用葫蘆表示,子孫萬代用枝葉繁茂、多果的葫蘆藤蔓表示,笙表示生與升,葫蘆的稱謂與書寫僅漢字楷體不下50種,也是葫蘆文化的一個重要部分。以最基本的瓠(h徂)、壺、葫,鐘盧、蘆,匏(páo),瓢而言,可直析為大瓜,大圓球,大包或大泡,和瓢瓜對照方言並慮及早期居民發音或較單一,或不盡相同,瓠一浮一蒲一匏一漂一瓢有所近似結合聲韻,恰似仿傚葫蘆受物體、流體作用的擬音,即嚕,呼嚕,浮嚕,噗嚕……葫代福,蘆代祿,蔓代萬,笙代生、升均為約定俗成,笙又因聲音如春天生機勃發而代表生機。葫蘆笙成了許多民族的吉祥樂器。
  四、合巹,婚禮專用吉語。
  合巹是結婚的同義詞,吉祥詞,專用的慶賀詞。首先,它源於前文所述《昏義》等記載。其次,合婚飲酒用葫蘆作瓢特定字——巹從楷體解:上部丞即承,為繼、延續,和佐,相輔、相助之義;下部巳,為篆體卩,即竹,現作節,指貞節、節操、操守。如《昏義》所講“婚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一對新人各以一係紅繩之半瓢交杯對飲,後合二半瓢為一體用紅繩係牢成為婚禮上最重要的儀式,寓意不言而明。
  五、葫蘆多種多樣造型超越吉祥圖譜。
  吉祥圖譜或圖案是中華吉祥文化歷史的積累和重要部分,為建築,裝璜,雕塑,繪畫,刺繡,剪紙等不同材質、不同工藝、不同需要的構思與設計提供參照。葫蘆或花、果、葉、蔓連綿,或突出果實,在有關圖譜中或為主,或為輔。猴子上葫蘆意為從此見者一家代代封侯,葫蘆金剛、葫蘆兄妹是正義與神通的化身。諸多的葫蘆圖譜,表明瞭葫蘆在中華吉祥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為吉祥物過去與現在的穩固地位。
  六、葫蘆諧音“福祿”。因它是草本植物,其枝莖稱為“蔓”。“蔓”與“萬”諧音,“蔓帶”與“萬代”諧音。“福祿”“萬代”即是“福祿壽”齊全,故它是吉祥的象徵。葫蘆與它的莖葉一起被稱為“子孫萬代”表意家族人丁興旺、世世榮昌。
  七、送瓜求子是我國民俗活動的重要事項,《清稗(b岬i)類鈔·迷信類·食瓜求子》條記載“中秋夕,徽州有送瓜之俗,凡娶婦而數年不育者,則親友必有送瓜之舉。”
  八、道觀及佛廟也多以葫蘆寶頂作為鎮寺廟之靈寶。與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比較起來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特殊思維方式的民族,象徵主義就是這種特殊思維方式的重要特點和標誌。葫蘆的枝“蔓”與萬諧音,每個成熟的葫蘆裏葫蘆籽眾多,漢族就聯想到“子孫萬代,繁茂吉祥”;葫蘆諧音“護祿”、“福祿”加之其本身形態各異,造型優美,無須人工雕琢就會給人以喜氣祥和的美感,古人認為它可以驅災辟邪,祈求幸福,使子孫人丁興旺。因此,千百年來,葫蘆作為一種吉祥物和觀賞品,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和珍藏。有些民家在屋樑下,懸挂著葫蘆,其稱之為“頂”,據說有此措施後,居家比較平安順利;較講究的民眾,則用紅繩線串綁五個葫蘆,稱為“五福臨門”。在台灣的鄉間,流傳一句諺語:“厝(cu帙)內一粒瓠,家風才會富”,意思是說,在家裏擺放一個葫蘆,才會聚財、富有。
  我國西南少數民族拉祜(h徂)人把葫蘆籽釘在小孩的衣領上以保祐孩子平安生長;姑娘和少婦則喜歡在領口、袖口、統裙邊銹上葫蘆花紋以示吉祥;葫蘆花潔白無瑕象徵著愛情的純潔、癡情。一些民族的小夥子也常在三弦和贈給姑娘的信物筒上,雕刻葫蘆圖案,象徵愛情像葫蘆花一樣潔白、純凈。亞腰葫蘆在外型上看是由兩個球體組成象徵著和諧美滿,寓意著夫妻互敬互愛,因此擺放一隻在床頭,永保家庭和睦,民俗研究者認為,吉祥的葫蘆滿足了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葫蘆的風水力量——化土煞保健康

  葫蘆是常用的風水道具,因為它嘴小肚大的外形,可以將好的氣場收納為己有,也可以將壞的氣場吸收殆盡,不至於造成危害,是輔佐風水佈局、加強感應的絕佳道具。風水用葫蘆一般採用天然葫蘆瓜曬乾成品或銅制葫蘆。
  葫蘆是風水學中常用之物,效果好,威力大,作用奇特,它有兩個重要的作用,一是醫病,二是化煞收邪。《飛星賦》曰:‘七有葫蘆之異,醫卜興家。’七為兌卦,如果這個方位有山如葫蘆狀,為葫蘆砂,主人在醫卜星相方面有很高的學術和發展。在洛書裏兌卦在西方。
  葫蘆主醫卜星相,如果有人是從事這個方面職業的,在家中挂葫蘆,則對事業和學術有利。在《魯班寸白薄》中有此詩:墻頭樑上畫葫蘆,九流三教用功夫,凡往人家皆異術,醫卜星相往來多。除此之外,葫蘆還是一件神秘之物,可以降妖除怪,阻擋任何煞氣,特別是銅葫蘆化煞效果最好。
  在風水上,令人運程阻滯並帶來疾病的星耀,都是五行屬於土,而銅葫蘆即擁有化解土煞的功效,如果在銅葫蘆的底部及蓋加上八卦圖案,便成為效果更佳的‘八卦化煞葫蘆’,為何能化煞呢?原因有四:
  一、銅葫蘆五行屬金,可化土煞;
  二、葫蘆有兩個圓形的葫蘆身,圓形屬金,可化土煞;
  三、八卦為天地萬物的符號代表,能化解各類不同的煞氣;
  四、葫蘆嘴窄身肥,所收煞氣,易入難出。
  可見,其化煞功能非同凡響。另外,遇到一些不好變動的風水,例如壓梁、路衝、形煞等等,葫蘆也能夠化解僵局。
  住宅中有大梁壓床、壓灶等梁煞,可以在大樑上或兩梁之間,挂一個葫蘆來化解。
  打開窗戶或大門,就可以看到醫院、殯儀館、墳場、廟宇、監獄、屠場、垃圾場、色情場所,或住家底下剛好是停車場之出入口,這都會對住宅中人的財運、事業、健康、情緒等有不利的影響,解決方法是在迎接這些煞氣的窗戶或大門上,懸挂葫蘆即可。
  不限材質,把葫蘆挂在汽車後視鏡或機車龍頭上,對行車平安也有幫助。
  醫病保健康
  葫蘆是過去醫師裝盛仙丹妙藥的法器,它能納福增祥、去除災厄;並且吸取空間中的穢煞之氣,恢復原本的乾淨清晰。對身體不好、罹患疾病的人,能夠緩和症狀,讓身心都好過一些。從風水命理的角度來看,人之所以會生病,與犯到病符星有莫大的關係。先找出住宅中的病符星方位之後,再放置葫蘆,即可達到保健康之效果。用法如下:
  1、在床頭放置三個葫蘆。
  2、準備兩個葫蘆,一個挂在門背上,另一個則挂在廚房門上或廚房內的瓦斯爐附近。
  3、除了上述地點外,也可找出‘病符星’方位所在,將葫蘆放置於此。
  增夫妻感情
  夫妻感情淡薄、經常為小事爭執,這樣的家庭將會經營得很辛苦。想要增進夫妻感情,葫蘆也能派上用場。
  準備葫蘆一個,最好是銅制的或木製的,不限時間,安放在主臥室的床頭上,將可收夫妻恩愛的效果,對促進家庭和樂,甚至生育能力都有不錯的助益。
  納氣招福祿
  葫蘆的音與‘福祿’相近,而它的外形圓滾有曲線,看來相當福氣,加上入口小、肚量大的特色,仿佛能夠廣吸金銀珠寶。挂在財位上,葫蘆納進了財富,就不易外流,守財聚富功能一級棒。
  將葫蘆放置在生肖財位,可以放在桌上,也可以懸挂在這些方位的門口或墻壁上。



什麼是草裏金-小葫蘆標準

  一、草裏金是個說法,古代文人都愛為自己的心愛之物起個雅名,不是一個品種,偶然得其小。如果是一個品種的話,歷代流傳下來的自然不會太少。
  二、草裏金也是沒有標準的。小而成型,彌足珍貴者就可以叫草裏金了。
  三、葫蘆3cm往下夠標準的話還真難見到,要不就是像茄子西瓜,要不是就是脖子扭,屁股歪。
  四、所謂標準,就是有葫蘆像。
  1)基本形狀:雙肚(類似亞腰)最優,單肚長頸(類似瓢葫蘆形狀)其次,單肚無頸(茄子,西瓜狀)再次。
  2)雙肚:上下兩肚差距不要太大,這又分三種情況:下肚大者:腰線以下佔總長的0.618為最好,肚子線條要流暢飽滿。上肚大者:上肚略大於下肚者為最佳,上下肚等大次之,上肚遠大於下肚再次。
  3)花臍:花臍正者,花臍小者,花臍圓而平滑者,都是好品相的標準。
  4)壺頂:壺頂就是上肚上面連接藤的那個小尖,就像茶壺蓋子上面的提手一樣重要。有壺頂而勻稱者為最佳,壺頂歪,比例失調,沒有壺頂的葫蘆都略差。
  5)龍頭:就是葫蘆藤,龍頭壯實,造型有神,不過分歪斜者為佳,這樣好上手盤玩。沒有龍頭的葫蘆會神韻大減。(皮色:細膩勻稱者,無陰,無斑為佳,皮厚堅實者尤好。)
  6)除了葫蘆像,有些異型葫蘆(西瓜,茄子,扭曲等等)也各有情趣,不過這些葫蘆在3cm左右的確實不算太少,關於品相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學問了。
  葫蘆貴大,更貴小。朱家溍先生在《故宮退食錄》中講,他的夫人趙仲巽有一玉釵,上面鑲著一個小葫蘆,只有三分長。玉釵是用碧玉做成的一根竹杖形,在杖端用赤金打成絳帶拴在葫蘆腰,下垂一個絳結,看上去簡潔雅致。趙仲巽的外祖是一位榜眼公,官至清代理藩院尚書。榜眼公有兩個妹妹都不出嫁,家裏人稱這兩位老姑娘為“五老爺”、“六老爺”。這個三分長的小葫蘆就是五老爺種的。五老爺是一位詩畫兼能的才女,喜歡聽戲、遊山、栽花、養魚等,又善於培植各種盆景。其中有兩盆小葫蘆,所謂小者也都有二寸來長,有一年秋天結了幾個一寸左右的,其中一個最小的就是那個三分長的小葫蘆。這位五老爺精心用意地保護,一直到初冬天氣,每天還從屋裏搬到廊檐上追太陽,總算長老了沒出毛病。五老爺向仲巽說:“可惜配不上對,要再有一個一般大的,給妞鑲一對耳墜子多好。”仲巽說:“您自己鑲一個首飾戴兩把頭上,多好。您今年整生日,鑲一個戳枝花,葫蘆就像老壽星柺棍上挂的一樣。”五老爺說:“福祿壽三星未免太俗氣了。”仲巽說:“嫌俗氣就別聯繫老壽星,東坡的詩,有‘野飲花間百物無,枝頭惟挂一葫蘆’的句子。我給您出個主意,叫玉作坊用碧玉給琢一根竹杖形的戳枝,叫三陽金店用足赤打一個絳帶結子把葫蘆鑲上,豈不是一件有詩意的首飾。”五老爺就照這樣辦了,後來五老爺終於把這件竹杖小葫蘆給了外孫女趙仲巽。王公貴府家中有貴物,朱家溍先生回憶夫人的這件金絳小葫蘆碧玉簪,最終也不知流落何處,朱先生只是說他“文革”前見過,大約也是毀在了“文革”中,可惜了五老爺的一番苦心經營。
  葫蘆貴小,這是從以肥為美的唐人就有的觀點,李肇《瓢賦》中就說“有以小為貴,有以約為珍”。宋人則延續了這一審美性,陸游平生也喜歡小葫蘆,曾有一位劉道士贈他一枚小葫蘆,他甚為喜歡,併為此作了《劉道士贈小葫蘆》詩四首:
  葫蘆雖小藏天地,伴我云云萬里身。
  收起鬼神窺不見,用時能與物為春。
  貴人玉帶佩金魚,憂畏何曾傾刻無?
  短袍楚制未為非,況得藥瓢相發揮。
  行過山村傾社看,絕勝小劍壓戎衣。
  個中一物著不得,建立森然卻有餘。
  盡底語君君豈信,試來跳入看何如?
  詩人說這枚小葫蘆有如栗子一們的黃色,形如一隻繭蛹。貴人身上佩戴金魚,何如山野之人佩一隻小葫蘆。佩小葫蘆不僅有田園之風,還有時尚之感,以致引得村人傾社出看,不勝艷羨。由此可見小葫蘆已為唐宋人重視和珍愛。到了明代,即李肇稱小葫蘆為“草裏金”的時候,佩小葫蘆已蔚然成風了。高濂《遵生八箋》卷16《盆種小葫蘆》稱:“小葫蘆形僅寸許,……用為披風鈕子,有物外風致,但難於成功,亦難美好,為可恨也。”用小葫蘆作為衣服上的鈕扣,可謂別致,這大概也是明代的一種時尚。另一位明人屠隆所寫的《葫蘆》中也有這方面的記載:
  有天生一寸小葫蘆,用以綴為衣紐,又可懸于念珠,有物外風致。若用杖頭挂帶盛藥二三寸葫蘆,亦妙。其長腰鷺鳥葫蘆,可懸藥籃左右,可為鷺瓢吸引。有小扁葫蘆可為冠及瓢,俱以生相周匝,摸弄精神,無汗氣方妙。
  可見小葫蘆在明代的用途不只做紐扣,還可用於念珠、杖頭、藥籃等等,為這些物什平添許多精神。
  幾年前曾見過一個表現民國情事的電影畫面:少婦坐在木樓上,眼神定格似地久久地望著窗外飄來又拂去的柳絲。一會兒,她微微地低了頭,尖下頦抵在絲衣精緻的紐扣上,情態是溫馨的淒楚,還有優裕的感傷。她的手一個一個地細數著絲衣上的紐扣,輕揉慢捻,原來那絲衣上的七個紐扣都是閃著光亮的紫紅色的天然小葫蘆。不記得那個電視劇叫什麼名字了,也不知飾演少婦的演員是誰,但這個畫面讓人難忘,那七個紫紅色的閃著光亮的小葫蘆更讓我惦記。以前曾聽過民歌裏有“小小葫蘆開白花”的比興起句,以婉轉引出“我想和妹做一家”的愛慕之情。歌中的女聲唱道:“小小葫蘆開白花,千層葉子千朵花,千層葉子風擺浪,千朵鮮花落哥家。”電視劇中的少婦是不是也在捻著鈕扣憶念昔日“小小葫蘆開白花”的浪漫與惆悵呢?
  小葫蘆的珍貴讓我難忘,不久又在一本武俠小說裏讀到這樣的情節:說是主人公伸手抓到一個小賊,卻是個熟人,身穿貂尾裘,油亮的發髻上顫微微簪著“草裏金”的小葫蘆。這個有如五老爺舊物的“草裏金”小葫蘆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該是什麼樣的小葫蘆,能有這樣的稱呼呢?後來終於在明代劉若愚所著的《明宮史·火集》中找到了這稱呼的來源:“仍有真正小葫蘆如豌豆大者,名曰‘草裏金’,二枚可值二三十兩不等,皆貴尚焉。”兩枚豌豆粒大小的小葫蘆,價值二三十兩白銀,其珍貴程度真是沒有辜負了它的好名字——“草裏金”。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小葫蘆的價碼也在不斷上揚,到了近代,更是金貴。葉金壽《曼庵壺蘆銘》中記載說:“小壺蘆極難種,有極小可為耳珰者,一雙值百餘金。”比起明代的二三十兩幾乎翻了兩翻。小葫蘆不僅成為天生麗質的玩物,而且還是個頗具增值效益的潛力股。
  知道了小葫蘆有“草裏金”這一美稱,我則在後來收藏葫蘆的過程中開始注重蒐求小葫蘆,且多有收穫,而其中的幾粒小葫蘆也頗可玩味。
  1999年秋在天津瀋陽道古玩市場的一家小店裏,遇到一粒紫紅的單肚扁圓小葫葫,直徑0.9釐米,不及一寸。拿在手中,見包漿圓潤而飽滿,紫紅的皮色上閃著瑩白的光澤。從顏色和光澤上判斷,最早也是清中期以前的東西。難能可貴的,它還是一枚勒扎葫蘆,身上均勻地扎了20道勒印,扎與未扎之處,顏色深深淺淺,讓人一看這枚小葫蘆倒是一隻十足的中國紅燈籠,而那扎成的20道勒印正好似撐起燈籠的竹筋。原來的收藏者大約也是將其視作一隻燈籠葫蘆,在其上下各鑲嵌了一片黃銅,銅片做成葵形,外面還雕刻著卷草紋。上邊另植有一雕花的方形銅柱,恰如燈籠的提梁。另外小葫蘆的身上還天然地點綴多處不規則的疤點,看上去如同古梅樁上的樹斑,透出一種蒼然古意。我這個人在古玩市場上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見到喜歡的東西拿到手之後往往喜形於色,不會掩飾自己,讓賣家一下就能透徹到我欲得之的心理。所以一問價,對方總是大張其口,毫不含糊。這次也同樣,賣家早就洞察了我的心理,剛一問價,人家就說:“祖上幾代傳下,本不打算賣的,看您是位行家,讓您啦,1000元。”一枚千金,比那明代的“草裏金”還貴吧,對方本來是“宰”你,可嘴上卻說是“讓”您,這就是中國古玩文化的神秘之處。宰也好,讓也好,為了能拿到就得討價還價,最終我以550元買下,雖然很貴,但心中愉悅。這是我收藏到的第一粒珍品小葫蘆。
  屬於珍品的第二粒小葫蘆是2000年在錦州古玩市場地攤上花80元買到的,高不到3釐米,最大腹徑2.5釐米。此物列為珍品的理由不僅是它高不盈寸,最主要的它是一隻匏。匏是那種大肚無腰的短把葫蘆,熟後對半剖開用作挹水的瓢,剖面為心形。匏多為大個,最小的也只是拳頭一般大,很難育出這種一寸以內的小匏,所以說它珍貴。這只小匏大肚短蒂,把略歪,活脫一個大匏的等比例縮小,看上去十分好玩。地攤上的賣者是一位遼西的老漢,我問他小匏的來歷,他說是過去村中地主家的東西,如今翻騰出來了。想一想有趣,遼西是我的老家,看起來老家的地主也不儘是守財奴,也有很情致的,能玩出這般花樣。將小匏拿回家中,同我收藏的另一隻大匏放在一起,看上去極為有意思,大匏愈覺其大,小匏更覺其小,恰如同巨無霸身邊站了一個小侏儒。我的這只大匏上有墨書紀年款,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小匏和它的顏色光亮幾乎一致,正可說明年份大略相同,都是民國之物。
  第三粒是個亞腰小葫蘆。2000年的一天,一位古玩店的朋友說有一人拿來一枚小葫蘆,問我是否感興趣。於是我吃完中午飯,一邊散步一邊到了瀋陽北市跳蚤市場二樓的古玩市場。紅紅的亞腰小葫蘆。放在手心,像兩隻連在一起的紅豆,艷如紅棗,陽光下閃著瑩澈的亮光。初疑為紅木所制,後在放大鏡下細看,才瞧出葫蘆特有的皮色與紋理。看光色,年份不淺,當是清中期的東西。用尺一量,高兩釐米,合0.6寸,最大腹徑0.8釐米,只0.24寸,可謂小到一定程度了。朋友怕掉在地上找不到,只好裝在自己的眼鏡盒中。我拿在手中也擔心如何收藏,只好放在錢夾裏拿回家中,後又求人用紅絲繩係了一個中國結,拴住其腰,以防不慎丟掉。
  還有一粒小葫蘆也頗好玩,那是在得到亞腰小葫蘆不久,另一位開古玩店的朋友領來個走鄉串戶的“鏟地皮”者,說是淘到一隻小葫蘆,看我感興趣嗎。見面後,他從懷中掏出一個帶有鏍絲扣的圓形小木盒,擰開倒出一粒橙黃色的單肚小葫蘆。乍一看,這哪是葫蘆,分明是一粒野生的小榛子,見了直有扔到嘴裏嗑一下的想法。為了鑒別,也只好借助放大鏡,才證實它確是一粒小葫蘆。高0.8釐米,直徑1.2釐米,是一粒名符其實的三分小葫蘆。相商結果,我最後以300元將這粒小葫蘆收得。過了幾天,一位與我相熟的遼陽人打電話給我,說是不相信會有這麼小葫蘆,讓我拿給他看一看。約好了時間,在一個週末的古玩市場交易會上見到了這位先生,他拿過反復仔細看了半天,然後說:“我一個朋友特別想尋這樣小葫蘆,知你300元買的,給你3000,讓給他吧?”一邊說一邊掏出一疊錢塞到我的兜裏,幾乎同時,小葫蘆也裝到他的口袋裏。我一看這陣勢,急中生智,嘴上說“別這樣”,一邊將錢塞到他裝葫蘆的口袋裏,同時三個指頭捏住了小葫蘆。這位老兄還沒反應過來怎麼回事,我已將小葫蘆拿出來攥到了手中:“謝謝老兄的美意,這粒小葫蘆我是多少錢也不會賣的。”他見我態度堅決,只好紅著臉作罷。後來聽行中朋友說:他是有個喜歡奇珍異寶的房地產商相托,如果真是這麼小的葫蘆,無論多少錢也要搞到手。所以他就想以10倍價拿起來就走,諒你也會同意。哪知你手急眼快,搶了回來,還砸了他的一樁好買賣。得知事情原委,倒是讓我苦笑半天,世間愛物者竟有如此之人,大概他也讀過《明宮史》,也知道小葫蘆叫“草裏金”。做為一個收藏愛好者,我能理解。
  不經意間,在十多年的葫蘆收藏過程中,竟也得了七八粒稱得上“小”的葫蘆。除了以上所述,其間還有許多難忘的故事。這些小葫給了我許多想像不到的收穫,有時晚飯後一邊看電視一邊數著個地在手中摩挲,一切憂樂倒都忘記了。小小葫蘆,雖然質輕體微,但卻暗含物外玄機,滿蘊天下松風,個中滋味,不足為外人道也。

檢視我的拍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竹香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